遮帕麻和遮咪麻

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遮帕麻和遮咪麻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创造人类,补天治水、智斗邪魔腊訇和重整天地的故事。史诗情节生动感人,性格鲜明,语言朴素清新。
2006年5月20日,遮帕麻和遮咪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容架构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述
最早的《遮帕麻和遮咪麻》神话,主要讲述人类起源的故事,也就是阿昌人始祖的神话一作为始祖神祗,讲述方式比较随意,可以是在田埂旁,可以是火塘边,也可以是夜深人静的床铺上,通常情况下,是老人向孩子讲述氏族的历史,介绍先人的业绩和磨难,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部落中德高皇重的老人,也会向人们讲述《遮帕麻和遮眯麻》神话,对年轻人进行阿昌氏族奋斗历史的教育,要后代永远记住祖先的业绩和历史。 

艺术特征

阿昌族祖灵崇拜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阿昌族创世神灵——遮帕麻与遮咪麻。在阿昌族的文化和信仰中,遮帕麻与遮咪麻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尊称为“天公”和“地母”。“遮”在阿昌语中指“打仗的兵”,“帕麻”和“咪麻”分别是对年长的男子和妇女的尊称,“遮帕麻”指军队首领和统帅,“遮咪麻”是统帅的妻子。
遮帕麻与遮眯麻的传说来源于阿昌族长篇创世纪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 《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活袍(祭师)在祭祀活动时唱诵的经诗。史诗讲述了遮帕麻和遮咪麻在造天织地过程中战胜了恶魔,为人类造就了美好的生存世界。传说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是天公“遮帕麻”造天,地母“遮咪麻”织地,人类才逐渐繁衍,从此安居乐业起来。然而旱神“腊訇”却造了个假太阳,钉在天幕上,毁灭了人类的幸福。遮帕麻和遮眯麻为了世间万物的生存。降妖除魔、制伏腊訇,用神箭射落假太阳,使人类获得新生。从此,他们成为阿昌人心目中和平幸福的保卫者及恶魔邪恶的驱逐者。遮帕麻和遮眯麻是阿昌族至高无上的神灵,他们的形象成了阿昌族人民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体现者,是战胜邪恶、改天换地的良好愿望和伟大力量的化身。
由于遮帕麻和遮眯麻在阿昌历史上的崇高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当“窝罗节”被确定为阿昌族盛大节日时,遮帕麻与遮咪麻就成为主要祭祀和纪念的神灵,人们画遮帕麻和遮咪麻的画像供奉,在梁河县九保乡的窝罗广场建有纪念官,官里专门塑了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塑像,供人们祭奠。节日庆典中活袍要念诵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节选),这种仪式一直延续下来。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不论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内容基本一致。故事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制服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腊訇而使宇宙恢复和平景象的过程。
遮帕麻和遮咪麻不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寻常人家的护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动的主掌之神。
《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叙述创世的长诗,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状况。故事中的盐婆神话是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评论(0)

发表评论: